2013年7月13日下午,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理事会理事长曹诗权教授召开理事会,提出了中心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,确定了中心招募形成的团队,讨论了以系(实验中心)为主体、团队为平台的中心目标任务书拟定稿,听取了陈跃全理事就中心经费预算、管理和使用提出的建议。
理事长曹诗权教授对中心工作开展提出了六点原则要求:
(一)必须坚持突出主题、围绕主题的原则。要确保中心工作入体、入流,真正围绕电子数据取证协同创新这一大的主题展开,围绕师资队伍(人才培养)、学科专业建设、行业社会服务和科研项目这四个方面展开。对于主题之内的工作要积极支持,对于不在主题范畴之内的事项必须舍弃。侦查系、法律系、信息技术系要特别注意、认真研究中心申报材料和相关要求,厘清主导方向和工作选择,掌握进入中心的主题内容、内涵和外延,切实防止撒得太开、离得太远的现象;注意以中心资源带动创品牌、建优势、成特色、出绩效,但不可将常规工作或其他事项纳入、替代中心主题,干扰和影响中心目标。
(二)必须坚持学院受益、系(实验中心)受益、教师受益的“三个受益”原则。要紧抓教师队伍建设(人才培养)、专业建设、学科建设和科研支持进而实现协同创新中心人才、学科、科研、服务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。针对学院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性突出问题,与合格评建整改要求相呼应,争取在中心四年的规划建设期内实现现有教师队伍中有40名左右获得巨大受益,分别选送境内外研学、提高学历、科研支持、教改资助或给予特殊津贴;同时在省厅支持下为学院选聘、引进15名左右真正管用的师资人才,为学院教师队伍优化充新提供提支持。从实质上体现“三个受益”原则,要争取通过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学院实现专业学科的创新拓展建设,实现人才、学科、科研工作真受益、得实惠,实现三系的主题工作有经费、有活动、有成果、有基地、有载体的建设绩效目标。做好“三受益”,必须在坚守围绕主题的前提下,将协同创新中心的任务具体解构落实到学院“九项工程”中,建构在各团队;系、团(队)同构整合,关键在系,措施在系,着力点、受益面在系;团队以系为依托、为导引实施好、实践好专项项目。侦查系应该以视频侦查专业方向为主线,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情报警务为展开,大力支持团队内教师攻读博士、境内外访学研学、参加跨界培训,着力培养不少于10名骨干教师,引聘优秀专业教师、教官,集中资金建立一个视频侦查教学、研究、服务和实践基地,为侦查学、公安学学科建设提质赋新。法律系应该以电子证据为切入点,以诉讼法学、证据学、证据法学为展开,构建特色鲜明、实力雄厚、不少于10人的高学历核心教师团队,奠定学院法学专业、学科整体靠前、局部优势的独特地位。信息技术系应该与电子数据取证协同创新中心全面融入、积极融入、深度融入,进一步打破教研室、实验室、专业、学科、课程之间的阻隔或人为障碍,合力开创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,合力创建几个优势学科或课程品牌,合力拓展电子数据取证的各团队、各项目的创新研究,合力建设一个教学、研究、服务和实践实训基地,通过培养和引聘实现不少于15名教师的博士化或“海归化”,使系及专业、学科、科研、服务等成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前沿支撑。麦永浩教授的团队应该作为信息技术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克服个体化、独立化散离取向,切实以团队模式,积极为系、为专业、为学科、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和奉献,取得系、室、中心和协同体的公认度、公信度和行业社会服务的美誉度。实现好“三受益”,特别需要三系主任和团队负责人,秉持公心,开放包容,积极迎纳,培养、提携和拓展人才;尽责履职,切实为学院、为系建设和发展着想。
(三)必须坚持中心主导、系(实验中心)主抓、团队牵头人主责的原则。要发挥中心的引导和主导作用,要突出系(实验中心)在中心具体工作开展的主体作用,强化团队牵头人直接负责完成目标责任;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,通过任务书明确各团队的规划和方案。今后,中心要定期(原则上每月一次)召开专题理事会,审议各个团队目标责任的落实和完成情况。
(四)必须坚持规范运行、轨迹清晰,档案健全的原则。各系、各团队要避免简单、随意、盲目、草率的工作形态,严格执行中心统一制度,专门研究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操作规范和程序,加强过程管理和日常检查督促,做好阶段性小结和考评,形成清晰的工作轨迹、完整的档案和翔实的材料及绩效支持。严格执行双重领导、双重管理制度,各系、各团队和学院内的中心成员实施的重要事项,必须接受学院和中心的领导、管理,按程序、分工和隶属关系请示、报告、审批、执行;涉及境外的活动务必要严格审签、遵行外事纪律。对未按程序和职责报经学院、中心审定签批的重要工作事项,学院和中心不予支持。
(五)必须坚持科学预算、专项管理、遵守纪律、自主安排、团队牵头人把关、绩效考评的原则。每个团队要根据团队具体工作内容,精心编制预算科目,确保经费使用规范、合法;财务要实行专项专本专帐管理;中心在年末要组织专班,对各个团队工作进行绩效考评,客观公正的对各个团队的年度工作进行评价。
(六)必须坚持协同合作,开放运作的原则。要加强院内外、专业系和实验中心之间的开放合作,要组织团队共同研究讨论、找到主题点;确定目标、规划、方案、任务;形成绩效点,要明确做什么、那些人做、做到什么程度、取得什么效果。
中心主任肖伯符教授指出,中心对学院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,各团队在工作中一定要贯彻理事长提出的六个原则。要推动中心出人才、出成果,通过一线串珠,推动、倒逼教师动起来,实现人才、学科、科研一体化发展。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:一是弄清楚怎么搞,要多了解调研;二是与香港大学的交流合作要尽快启动;三是各团队确定方案后应立即落实,形成年度绩效。学院协同创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轶同志指出,中心工作要做到抓紧时间不纠结,聚焦主体不偏离,突出协同不封闭,务求实效不敷衍。
会议审议了中心团队经费的管理规范。信息技术系、侦查系、法律系、实验中心、科研处等单位牵头负责团队按照学院和中心财务制度要求,直接到财务报账;各直属团队经费使用需报请中心主任肖伯符教授审核后到财务报账。各团队在经费使用过程中,应遵守财务制度,对于较大额经费的使用,应将工作事项上报学院和中心批准后方可列支。陈跃全理事要求中心要认真落实专人专账的管理,各团队要认真落实经费预算,围绕完成任务这一主题来进行经费开支,建议中心按照省政府79号文件进行绩效考核,并对于暑期开展工作所需经费保障提出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