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下午,院党委委员、科研处处长江轶主持召开2019年科研平台(机构)建设工作会议,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0个院级科研机构负责人及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。
会上,各平台(机构)负责人汇报了平台(机构)改制(成立)以来的运行情况、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进展情况,分析了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,江轶同志充分肯定了各科研平台(机构)改革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,并从三个方面就平台(机构)建设发展现状谈了感受:一是平台运行步入正轨。他指出,科研平台(机构)管理体制改革以来,各平台(机构)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,积极主动作为,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“有人管事、有经费保障、有项目和成果、有规范运行的机制制度”等目标,顺利完成了体制机制转型,平台运行步入正轨,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事实证明,学院作出的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改革决策是正确的、行之有效的。二是学术研究渐入佳境。各平台围绕建设目标、服务人才培养与学院建设发展,开展了系列学术研究,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科研项目、活动、成果数量越来越多、层次越来越高、质量越来越好、影响越来越大。三是对外合作深入开展。各平台(机构)坚持开放建设理念,积极主动开展与公安政法等实务部门的合作、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、跨学科专业的合作、集成协同的合作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江轶同志还就科研平台(机构)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要求:一是咬定目标,持续用力。要始终围绕平台建设目标,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。在平台建设过程中,要始终做到目标定位清晰、战略规划清晰、年度计划清晰、落实措施清晰。二是钱跟事走,注重质效。学院优先保障教学科研经费,但钱是用来干事的。在科研经费使用上,要坚持谁干事谁花钱、干小事花小钱、干大事花大钱、不干事不花钱,不搞平均分配。要把有限的科研经费使用在真正有利于平台(机构)建设的高水平、高层次、高质量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这个“刀刃”上。要对标平台建设目标、考核标准,主动进行科研项目、学术活动、学术成果的层次、水平、质量的提升转型。三是项目牵引,培育团队。平台要有项目支撑。要通过有分量、有质量的科研项目,聚集志同道合的人才,培养学术领军人物,培育科研团队。要加大对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项目,高层次高规格学术活动的倾斜支持力度。要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,扶持、培养若干具有学术领军人才潜质、在全国同行中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;打造若干研究方向明确、满足社会需求、队伍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。四是聚焦公安,凝练特色。警官学院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于“姓警”。平台建设的目的要指向、归位到服务公安上来,要聚焦公安主业,服务现实需要,突出研究特色,切实提高平台建设质量。